石家庄画室

石家庄九方画室咨询电话

首页 > 关于我们>画室新闻

高考这些物品不能带进考场!否则可能丧失高考资格,最严判刑三年

来源:石家庄画室时间:2020-07-07 10:42浏览次数:0

高考已经开始,相关的知识点,相信同学们已经不断复习,做好充足准备。这时候,提前了解一下高考考场,环境、规则等相关信息,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

你开始整理和收拾考试用具用品了吗?你会带哪些物品进考场呢?你带对了吗?要知道,如果带错了东西,是不能进考场的,更严重的会当作弊处理!


所以在高考考场上,到底哪些物品可以带哪些不能带呢?哪些行为不能在考场上做呢?


今天,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高考考场的各种细节、各地的考场最新规则、需要注意的重点事项等,让大家做好充分准备,打好关键一战。


高考考场上哪些东西可带?哪些不可带?


必须带


准考证、身份证、0.5mm中性签字笔(最好配备2支)、考试专用2B铅笔(最好配备2支)、橡皮擦、橡皮擦、三角板、圆规。


根据2020年各省的最新考场规则安排,部分省份考场将为学生配备考试用品,比如:河南学生不能自备,离开考场时也不允许带出!


能带


1、矿泉水,瓶子要完全透明,如果有外标签,要将其撕掉;

2、透明文件袋,可以将身份证、准考证、文具装起来,以防丢失;

3、素色毛巾,以防天气太热流汗影响考试;

4、雨具,但放在考场外面就好了。


注:如果要带矿泉水,记得放在椅子或者地板上,不要放在桌子上,以防弄湿试卷、答题卡等;垫板、草稿纸由考场发放,但不准带出考场。


不能带


涂改液、修正带、手表、无线通讯工具、电子储存设备、金属物品及穿戴含有金属饰品的衣物、信息传输设备、不透明文具盒(袋、盒)、软包装饮料、易拉罐饮料、有颜色的饮料、钥匙、硬币、零食、书籍资料。


ps:手表是考生争议最大的:之前有些地区是允许佩戴手表的,但是,现在很多考场已经明确要求考场内设置时钟,为考生提供时间参考,手表则开始被禁止佩戴。


天津在今年仍可佩戴:但是在考试时要放在考桌左上角。


2020高考各省(市)高考考场规则/特别提醒


广东


考生入场,除2B铅笔、书写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、直尺、圆规、三角板、橡皮外,其他任何物品不准带入考场。


严禁携带各种无线通讯工具(如手机、无线耳机、电话手表)、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、涂改液、修正带以及不透明的文具盒(袋、套)和水杯(含饮料)等物品进入考场。


河北


除2B铅笔、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、直尺、圆规、三角板、无封套橡皮、透明文具袋、无字垫板等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考试用品外,其他任何物品一律不准带入考场。我省所有高考考场均为标准化考场,考试全程录像并实时监控。考试结束后,还要进行录像回放倒查,对发现的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。


山东


物品准备。除规定的证件、2B铅笔、书写用0.5毫米黑色签字笔、直尺、圆规、三角板、无封套橡皮等必要的考试物品外,其他物品(包括书包、手包、手机、手表、其他电子设备、涂改液、修正带、书本及学习资料等)禁止带入封闭区和考场。


考生不要穿戴有金属装饰物品的衣服、鞋子、腰带、首饰,不携带金属物品,以免延缓检查速度,延长检查时间。请考生将禁带非考试必需物品提前安置好,考点不负责保管考生物品。


河南


省教育厅在《河南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组考防疫工作指南》明确提出,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普通考场前要佩戴口罩,进入考场前摘掉口罩放置在考生物品存放处,入场就座后可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口罩,如有佩戴需要,可向监考员申领考场使用口罩,每场考试结束后要将考场使用口罩放置在座位上,不得带出考场,考生自备口罩不得带入考场。中高风险地区、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。


如同答题文具、草稿纸一样,口罩被划入不可带出考场之列是为了防止作弊现象的发生,保证高考公平。若将口罩带出考场,一旦考生考试期间表现引起争议,将无法提供判定依据,甚至将影响考生成绩。


继续实行“无声入场”统一提供文具


“无声入场”即考生进入高考考场时必须接受金属探测器检查,无报警声响方可入场。建议考生及家长,提前准备两套符合无声入场要求的衣物、鞋子。


考生因身体原因需要带入的特殊物品,由负责该生高考体检的医疗机构出具相关证明材料(专升本考生由所在学校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证明),由学校统一送交当地招办。招办审核通过的,将名单汇总后交相关考点,考点在考生进场检查时,对有标示的部位与考生身体报警部位一致的可以入场。


考生参加考试所用文具不得自带,所需文具由考区负责统一提供。统一使用文具的种类和规格如下。


涂卡可换芯铅笔(2B)1支(可用楔形笔头),备用匹配笔芯适量

绘图可换芯铅笔(HB或2B)1支,备用匹配芯适量

0.5毫米黑色字迹中性笔2支,备用匹配笔芯适量

三角板1套(含45°、30°直角三角板各一个)

橡皮1块(无封套)

圆规1副

以上文具,用透明包装盒(袋)包装,考前统一消毒发到考点。


江苏


只准携带2B铅笔、0.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、直尺、圆规、三角板、无封套橡皮、小刀、空白垫纸板和透明笔袋进入考场;考场内不得自行传递文具和其他用品等,否则按违规论处。


严禁携带各种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(如手机、对讲机等)、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、手表(考场内设置时钟,为考生提供时间参考)以及涂改液、修正带、透明胶带等物品进入考场。凡携带者,考前如不交出,开考后一律按违规论处。


考生领到答题卡和试卷后,须检查所得答题卡A、B卡类型(语文答题卡Ⅰ、Ⅱ和数学答题卡Ⅰ、Ⅱ均不分A、B卡)是否与自己应持卡一致,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和指定位置准确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等栏目。场内监考员贴好条形码后,考生须核对条形码上打印的姓名和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。如有问题,须立即报告场内监考员。


考生考前25分钟(语文、外语为考前30分钟)进入考场,考点发出开考信号后才能开始答题,开考15分钟后(外语考试开考前15分钟起)不得入场,考点发出考试结束信号后立即停止作答。所有科目考试不允许提前交卷。交卷出场后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。


作答选择题时,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按照填涂示例将对应的选项涂满、涂黑;作答非选择题时,必须使用0.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答题;作图时,用2B铅笔绘、写清楚,线条及符号等须加黑、加粗。不准用规定以外的笔答题,不准用规定以外的语言文字答题,不准在试卷、草稿纸及规定的答题卡答题区域外作答,不准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,否则答题无效。


福建


考生进入考场前要摘掉口罩,放在考场外“非考试物品暂放处”,不能将自备的口罩带入考场。入场就座后确需佩戴口罩的(如感冒、咳嗽等),可向监考员提出申请,由考场提供口罩。每场考试结束后,须将考场提供的口罩放置在座位上,不能带出考场。在备用隔离考场参加考试的考生须全程佩戴口罩。


开考前50分钟,考生可以进入考点。开考前30分钟,考生可以进入考场。开考15分钟后,迟到考生不得进入考点参加当次科目考试(7月8日下午外语科目14:45以后,禁止迟到考生进入考场)。


除2B铅笔、0.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、直尺、圆规、三角板、无封套橡皮等必需的考试用品外,其他任何物品(如手机、手表、涂改液、修正带等)一律不得带入考场。


陕西

高考这些物品不能带进考场!否则可能丧失高考资格,最严判刑三年


天津:严禁带入考场的物品


按照教育部和我市规定,除了“两证一码一卡”和2B铅笔、黑色字迹的墨水笔、无封套橡皮、尺具等必须的考试用品以及消毒纸巾等防疫用品外,考生不能将计算器、涂改液、修正带、草稿纸等物品带入考场,尤其不准携带手机等通讯设备。考生佩带的计时用手表,考试时要放在考桌左上角。

高考这些物品不能带进考场!否则可能丧失高考资格,最严判刑三年

需要说明的是,手机具有存储、接收、发送、查询信息等功能,成为一些不法分子传送信息的工具。按照教育部的规定,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,维护考场的秩序,各类国家教育考试均禁止考生携带手机参加考试。特别提示考生注意,近几年,总有个别考生误将手机带入考场而被取消了考试成绩。因此,提示考生尽量不要带手机,如已将手机带到考点,要在入场前交给本校带队教师保管;如未将手机交给带队教师,必须在进入考场前关机并放在考场外指定位置。


宁夏

考生应在每科开考前50分钟持准考证、身份证和《宁夏国家教育考试期间考生体温测试记录卡》有序进入考点,自觉接受体温检测。违禁物品检查、人脸识别验证后进入考场。进入考场就座后,考生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口罩。

  

考生入场,除2B铅笔、书写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、直尺、圆规、三角板、橡皮外,其他任何物品不准带入考场。严禁携带各种无线通讯工具(如手机、无线耳机等)、计时工具、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、涂改液、修正带等物品进入考场。

  

开考信号发出后方可开始答题。开考15分钟后(外语科目考试开考前15分钟),禁止迟到考生进入考点参加当次科目考试。每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起方可交卷出场,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。


高考考场无意违规后果严重?


普通高考的考场纪律是一种刚性约束,也就是说凡参加者必须遵守,没有特殊和例外;凡违规者必受查处,没有商量和妥协。


依规惩处违规考生无可争议,但同有意违规、作弊等明知故犯的情况比较起来,本来可以避免的考生无意违规而被处罚,实在让人惋惜。


小编将无意违规的现象略加梳理、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,希望各位考生注意。


1、无意中携带手机进入考场


分析:

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》规定:“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行为,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。”毋庸置疑手机具有发送接收信息的功能,但个别考生对“携带”二字不敏感,认为虽然带了手机,但关机或静音就没有问题,无意之中违反了规则。


对策:

顾名思义,携带就是随身带着,既然“携带”就将被认定为考试作弊,那就干脆不带手机参加考试;如果带了就在进入考点前交家长或带队老师保管;如果带进考场,就在开考前主动关机并放在指定位置。


2、无意中携带手表进入考场


分析:

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》规定:“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的,应当认定为考试违纪。”我省普通高考《考场规则》中明确规定:“除2B铅笔、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、直尺、圆规、三角板、无封套橡皮、透明文具袋等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考试用品外,其他任何物品不得带入考场。”


《考生诚信承诺书》《致考生的一封公开信》中进一步明确:“严禁携带手表等计时工具进入考场。”有考生平时有戴手表(或其他计时工具)看时间的习惯,感觉戴手表参加高考不是问题;有考生担心没有计时工具无法合理分配答题时间,难以掌握答题进程,必须有个“时间观念”,习惯性地将手表带入考场,无意之中违反了规则。


对策:

首先明确手表属于严禁携带的物品;其次明确考场内有标准时钟提供时间参考;最后明确严禁携带的不仅是手表,还包括其他计时工具。都明确后,就别带了。


3、开考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


分析:

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》规定:“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的行为,应当认定为考试违纪。”这是一个习惯养成问题。


平时测验时,接到试卷后就答题或考试结束时再添上两笔并不觉得有过,另外,平时不能很好地把握做题和涂卡节奏等问题,也极易造成“抢跑”和“抢涂”等违规情况的发生。


对策:

考试中分秒必争固然重要,但比起“抢跑”或超时“抢涂”违规来说代价太大,必须谨慎。一要听清指令再行动,在考试期间,除考试起止等限制性要求外,还有“距考试结束还有十五分钟,请检查答案是否填涂在答题卡上”等多项重要提示,这些指令和提示清晰、简洁,从令如流就不会有差池。


切记,在考试起止的关键时刻,考生一定要统一行动、令行禁止。二要在平时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,合理分配答题时间、掌控填涂进程,从容应答就不会有闪失。


4、无意中带走草稿纸


分析:

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》规定:“将试卷、答卷(含答题卡、答题纸等)、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的,应当认定为考试违纪。”不允许考生将试卷、答卷带出考场是基本常识,规则上肯定不允许、情理上也能接受,但个别考生认为用草稿纸记个答案带回家估分应该不是问题,造成违规。


对策:

完璧归赵,考试开始时下发什么,考试结束后就交回什么。


5、互相传递考试物品


分析:

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》规定:“传、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、答卷、草稿纸的行为,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。”交换试卷、答卷、草稿纸实在归不到无意违规的范畴,不谈也罢。但确有考生认为传、接橡皮等考试用品是出于好心,帮助同学应该没什么问题。


对策:

考生遇特殊情况需借用考试用品或需要帮助时,应及时向监考老师而非向周边考生寻求帮助,否则既影响其他考生正常答题,又可能造成其他考生违规。对“其他考生”而言,考试期间的第一要务是全神贯注思考、答题,而非显示友好态度、展示丰富同情心。


6、无意中坐错位置


分析:

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》规定:“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的行为,应当认定为考试违纪。”坐错位置?听说过,没见过。


高考考生全员对号入座,在其他考生的位置上参加考试实属小概率事件:一是在本考场内坐错位置,该座位考生恰好缺考;二是误入其他考场,恰好该考场同座位号考生缺考;三是两考场同座位号考生互相错入对方考场。


对策:

对号入座,考点内有考场示意图、考场有编号、场内有座位号,仔细看看,再嘱咐就啰嗦了。


7、综上


高考考场内无意违规的形式大概有两种:一是携带物品不合规,二是场内行为不恰当。


原因大概有两个:一是主观上“没打算”,自我感觉不是问题,想当然而为之,造成违规;二是意识上“不自觉”,浑然不知所“错”。


总的建议大概有两条:一是在临考前用上一小会儿时间看一看考场规则、读一读考试要求,做到心中有数;二是考试时保持清醒头脑,听清指令和提示,做到行为有序。


总之,对无意(无意识)违规,核心要义就是要突出一个“防”字,同学们一定要提高警惕,谨防无意违规,确保考出理想的成绩。


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

高考这些物品不能带进考场!否则可能丧失高考资格,最严判刑三年



报名窗口Registration window

咨询电话:187301887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