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石家庄画室时间:2019-09-16 14:57浏览次数:0
1、界面太“空”或太”满”
这也是由于构图法则处理不当导致的严重错误。物块太小太集中化,就会导致界面的“空”;而物块太大太散,界面就会“满”,以至于有时候界面会“盛不开” 物块。处理的方法是:在刚开始便要把全部物块的组合外形选准,依照构图法则的需求做好定位辅助线,在更进一步深入细致的情况下,绝不可轻易改动构图法则的定位线,否则,就会 破坏构图法则的初衷。
2、形体画得“歪”
这也是由于起草不严谨导致的错误。素描静物中物块的特点就是说要“静”。每一个物块都会有自己的具体位置和重心点、对称性物块的重心点,在它的中心 垂直线具体位置,垂直线画不垂直,就会使物块重心点不稳,形成“歪”的严重错误。画“歪”的严重错误还有另外一个根本原因:对称性物块画得不对称。处理的方法是:起草时,左右两个 边要同时起草,不必等到起完一边,再起另一边。
3、轮廓线过“虚”
这是由于画者严重错误地认为:越是立体的物块,它的轮廓越虚;越是后面的物块,它的形体越虚。处理的方法是:依赖于观察,依赖于感受,了解视觉系统的“双眼视差”状况,学习造型的“线面”转换关系,不会受到 “主观性”不良影响,客观性地表现对象。
4、轮廓线太“粗”
这是由于画者都还没树立起“体面”观念,不明白物块的轮廓是由“面”的转折形成的,不明白形体是用明暗度相比出来的。处理的方法是:进一步加强观察感受,排除非素描画习惯的干扰,将“粗线”的一侧向暗部或背景图过渡。
5、透视面过“大”
零基础初学者经常把物块的侧面画大,这是由于他们对视觉系统透视缩变状况理解的少,主观性地认为,原先“那个面”都没有那么小,都没有完全依照客观性观察的结果去画。这说明,生活中的习惯还不良影响着画者。纠正的方法是:认真学习透视规律,严谨掌握比例关系,客观性地表现对象。
6、界面太“灰”
灰的根本原因是物块亮部画重了,这也是由于明暗度相比观察不足导致的,应当在调节时加深明暗交界线,提升明暗交界线的亮度。
7、界面太“碎”、太“平”、太“板”
导致这三种严重错误的主要根本原因是,表现物块次序不清。其中“碎”的根本原因是,物块刻画的部分太多、太强。“平”的根本原因是物块刻画不充分。 “板”的根本原因是,物块刻画缺少变化。以上这些严重错误的主要根本原因是都没有总体观察,总体表现,次序技术掌握不够。处理的方法是:在素描步骤的熟悉造型阶段,就应 该综合整理出静物的总体印象,找到静物的次序部分,在刻画中严谨按总体和次序的需求进行,并及时性作出调节。
静物素描是素描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。静物素描作画对象的多样性、复杂性决定了静物素描是一个全面学习和发挥素描基础技术,提高认识、总结经验的阶段。同学们应该在素描静物阶段,完成全部的素描基础技术训练内容,为下一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打下好基础。